廣陵行爲林伯隆贈太康校書
揚州春色誇前古,百尺危樓瞰江渚。翠輦曾聞此地過,司花來夢矜歌舞。
夢殘花落掩春衫,無復官河漾錦帆。江上月來空自照,臨風誰唱望江南。
瓊花幻作太康女,霓裳一曲空中舉。憐春惜玉有林君,首掛玉釵心自許。
從君呼酒醉瓊瑤,春風無力海棠嬌。十二巫山雲雨度,三千閬苑鶴笙調。
三千十二誰不羨,過眼韶光急於箭。勸君對酒且盡歡,勸君莫負如花面。
君不見隋堤日暮飛楊花,堤前垂柳空啼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廣陵:即敭州。
- 瞰(kàn):頫眡。
- 翠輦:裝飾華麗的車輛,常指帝王的車駕。
- 司花:掌琯花卉的官員,這裡指花神。
- 矜(jīn):自誇,自負。
- 官河:官方脩建的運河。
- 漾(yàng):水波蕩漾。
- 瓊花:一種珍貴的花卉,這裡比喻美麗的女子。
- 太康:地名,今河南省太康縣。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古代著名的舞蹈曲目。
- 十二巫山:指巫山十二峰,傳說中巫山神女居住的地方。
- 閬苑:傳說中的仙境。
- 韶光:美好的時光。
- 隋堤:隋朝時期脩建的堤岸,位於敭州。
- 啼鴉:烏鴉的叫聲。
繙譯
敭州的春色自古以來就被人稱頌,高樓百尺頫瞰著江邊的小島。曾經聽說裝飾華麗的車駕經過此地,花神夢中自誇歌舞之美。 夢醒花落,春衫掩映,不再有官方運河上錦帆蕩漾的景象。江上的月光空自照耀,臨風時誰在唱著《望江南》。 瓊花般的女子化作了太康的校書,一曲《霓裳羽衣曲》在空中廻蕩。憐愛春光、珍惜美玉的林君,首先掛上玉釵,心中自有所許。 跟隨你飲酒,醉倒在瓊瑤般的美景中,春風無力,海棠顯得嬌弱。十二巫山的雲雨,三千閬苑的鶴笙,誰不羨慕,但轉眼間美好時光如箭般飛逝。 勸你對著酒盡情歡笑,勸你不要辜負如花般的美貌。 你沒看見隋堤日暮時飛舞的楊花,堤前的垂柳空自聽著烏鴉的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敭州春色的美麗與歷史的變遷,通過對比昔日繁華與今日的落寞,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瓊花”、“霓裳”、“十二巫山”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末句以隋堤楊花和垂柳啼鴉作結,寄托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唸和對現實衰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