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七十首
春宵難孤眠,清曉易雙曙。
既自未逢新,那能不懷故。
新歡猶水萍,故人似風絮。
寄衣今已遲,裁書昨復誤。
祗對銀缸花,不識金微路。
干戈信縱橫,營壘幾屯聚。
未見奏凱還,更聞代人戍。
豈忘君年衰,復恨妾顏暮。
流機積寸絲,剪刀驚尺素。
徘徊明月前,形影自相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曉:清晨。
- 雙曙:雙倍的曙光,指天亮得特別早。
- 水萍:浮萍,比喻新歡的不穩定。
- 風絮:飄絮,比喻故人的飄忽不定。
- 銀缸:銀制的燈盞。
- 金微路:指邊遠的地方。
- 乾戈:古代兵器,比喻戰爭。
- 屯聚:聚集,駐紥。
- 奏凱:戰勝而奏凱歌。
- 代人戍:代替別人去戍守邊疆。
- 流機:指織佈機。
- 寸絲:指織出的佈料。
- 尺素:古代書寫用的短牋,這裡指書信。
繙譯
春天的夜晚難以獨自安眠,清晨的曙光來得異常早。既然未曾遇到新的戀情,怎能不懷唸舊日的故人。新的歡樂如同水中的浮萍,舊日的故人則像風中的飄絮。今天寄出的衣物已經遲了,昨天的書信也寫錯了。衹能對著銀燈下的花朵,卻不知邊遠的路途。戰亂頻繁,軍營四処駐紥。還未聽到勝利的凱歌,又聽說有人代替去戍守。怎能忘記你年紀已大,又遺憾我容顔已老。織佈機上積滿了寸寸的絲線,剪刀驚動了書寫用的短牋。在明亮的月光前徘徊,形影衹自相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難眠的孤寂與對舊日戀人的深切懷唸。詩中通過“水萍”與“風絮”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新歡與故人的不同狀態,突顯了主人公內心的矛盾與無奈。後半部分則通過戰爭與時光流逝的描寫,加深了對遠方愛人的思唸與對自身衰老的哀愁。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意境淒美,展現了明代詩人盛時泰對人生變遷與情感糾葛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