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白雲寺分韻

· 張瑰
登登山路漫停驂,野寺霜前葉半酣。 詩景且尋陶令社,禪心休問普明龕。 香殘雙樹含輕靄,雨歇千峯起嫩嵐。 幾度憑高成北望,五雲深處憶朝參。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登登:象聲詞,形容腳步聲。
  • 停驂:停下馬車。驂,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
  • 陶令社:指陶淵明隱居的地方,這裏借指隱逸的生活。
  • 普明龕:佛教中供奉佛像的小閣子,這裏指寺廟。
  • 雙樹:指兩棵樹。
  • 輕靄:淡淡的霧氣。
  • 嫩嵐:山間的新鮮霧氣。
  • 五雲:五彩祥雲,古代常用來象徵皇帝的居所。
  • 朝參:朝見皇帝。

翻譯

沿着山路緩緩行走,我停下了馬車,野外的寺廟在秋霜中,樹葉已半數染紅。我尋找着詩意的景緻,彷彿來到了陶淵明的隱居之地,而禪心則不必去寺廟中尋求。兩棵樹在香菸繚繞中隱約可見,輕霧繚繞;雨停後,千峯之間升起了新鮮的霧氣。我多次站在高處向北望去,五彩祥雲深處,我懷念着朝見皇帝的日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秋日山中游歷的所見所感。詩中,「登登山路」與「野寺霜前葉半酣」共同勾勒出一幅寧靜而又略帶蕭瑟的山中秋景。詩人通過「陶令社」與「普明龕」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漠。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雨後山中的清新與寧靜,同時「五雲深處憶朝參」則透露出詩人對朝廷生活的懷念,體現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瑰

明廣東番禺人,字德潤。天順元年進士。歷任撫州、潯州、潼州知府,廉靜公正,民多感之。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