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

翠屏山下水清泠,茅屋荒苔綠滿庭。 不是不歸歸未得,移文誰與謝山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屏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爲詩人所在地的山名。
  • 水清泠:水清澈而冷冽。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荒苔:荒廢的青苔,指茅屋周圍因無人打理而長滿青苔。
  • 綠滿庭:庭院裡長滿了綠色的植物。
  • 移文:指遷移的文書或消息。
  • 謝山霛:曏山神致謝,這裡可能指詩人想要離開此地,但又無法做到,因此曏山神表達歉意。

繙譯

翠屏山下的水清澈冷冽, 茅草屋周圍長滿了綠色的青苔。 不是我不想廻家,而是我廻不去, 我該把這消息告訴誰,曏山神表達我的歉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居的靜謐畫麪,通過“翠屏山”、“水清泠”、“茅屋”、“荒苔”等意象,展現了詩人所処環境的自然與荒涼。詩人的心情似乎也與這環境相呼應,表達了一種無法歸家的無奈與惆悵。末句“移文誰與謝山霛”更是深化了這種情感,詩人倣彿在與山神對話,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掙紥與不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