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越客

結客長安春暮時,掖垣楊柳盡垂絲。 黃金無意歸原涉,綠酒多情約魏其。 月下藩車聊把臂,花間緹騎自揚眉。 不知燕市悲歌態,共唱吳歈倒接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掖垣(yè yuán):宮牆。
  • 原涉:原指古代的一種貨幣,此處可能指金錢。
  • 魏其:可能是指邀請的對象或地點。
  • 藩車:古代貴族的車駕。
  • 緹騎(tí qí):古代的騎士,特指侍衛。
  • 燕市:指燕京,即北京。
  • 吳歈(wú yú):吳地的歌曲。
  • 接䍦(jiē lí):古代的一種帽子。

翻譯

在長安春末時節結交朋友,宮牆邊的楊柳都垂下了細長的枝條。 無意中金錢並未歸還給原涉,綠酒卻多情地邀請了魏其。 月光下,貴族的車駕輕輕相依,花叢中,侍衛們自信地揚起眉毛。 不知道燕京的悲歌之態,我們共同唱起了吳地的歌曲,倒戴着接䍦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長安春暮時節的景象,通過楊柳、金錢、綠酒等意象,展現了詩人與朋友們在月光下的宴飲場景。詩中「藩車聊把臂,花間緹騎自揚眉」生動地表現了貴族與侍衛的悠閒與自信。結尾的「共唱吳歈倒接䍦」則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放浪形骸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自由生活的嚮往。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