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詩二十一首清河即事

天涯芳草暮雲橫,握手青樽此日情。 榻並南州徐孺子,書傳東海魯先生。 花間宿霧常疑雨,樹外平岡宛似城。 楚地故人秦地別,古來蹤跡本浮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榻竝南州徐孺子:徐孺子,東漢時期的名士,以清廉著稱。這裡指與徐孺子同榻而臥,表示與賢人共処。
  • 書傳東海魯先生:魯先生,可能指魯國的賢人,東海是魯國的地名。這裡指書籍傳承自東海的魯先生,表示學問的淵源。
  • 花間宿霧常疑雨:宿霧,夜晚的霧氣。疑雨,讓人誤以爲是雨。
  • 樹外平岡宛似城:平岡,平坦的山岡。宛似城,看起來像城牆。

繙譯

天涯邊,芳草萋萋,暮雲橫亙,今日握手共飲青樽,情意緜緜。 與南州的徐孺子同榻而臥,書籍傳承自東海的魯先生。 花間夜霧常讓人誤以爲是雨,樹外的平坦山岡看起來像城牆。 楚地的朋友在秦地分別,自古以來,人的蹤跡就像浮萍一樣漂泊不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天涯邊與友人相聚的情景,通過芳草、暮雲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甯靜氛圍。詩中提及與徐孺子同榻、書籍傳承自魯先生,表達了對賢人的敬仰和對學問的尊重。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隱喻了人生的漂泊不定,與友人的分別更增添了離愁別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