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園席上二首

倒着接䍦長,山遊與葛彊。 溪流如罨畫,柳色自滄浪。 卜夜芳卮溢,乘春藻翰香。 子淵新著述,秖是頌明良。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弇山園:地名,具體位置不詳,應爲明代文人雅集之地。
  • 接䍦:古代的一種頭巾,這裏指倒戴着頭巾,形容放浪形骸的樣子。
  • 葛彊: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遊者。
  • 罨畫:形容色彩鮮明、美麗的畫。
  • 滄浪:青蒼色,多指水色。
  • 卜夜:指夜間的宴飲。
  • 芳卮:美酒。
  • 藻翰:華美的文采,這裏指優美的詩文。
  • 子淵: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遊者。
  • 頌明良:讚美賢明善良的人。

翻譯

倒戴着頭巾,與葛彊一同遊山玩水。溪流如同色彩鮮明的畫卷,柳樹的綠色自成一派青蒼。夜間的宴會上,美酒溢滿杯中,春天的詩文散發着華美的香氣。子淵新近的著作,只是爲了頌揚那些賢明善良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弇山園的宴會上的情景,通過「倒着接䍦」、「溪流如罨畫」等生動描繪,展現了他們放浪形骸、欣賞自然美景的愉悅心情。詩中「卜夜芳卮溢,乘春藻翰香」一句,既表達了宴會的熱鬧與美酒的香醇,又暗含了春天的生機與詩文的華美。結尾提到子淵的新著述,頌揚賢明善良,體現了作者對美好品質的推崇。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