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九仙觀用李惟正杭世卿二卿長韻二首

· 張羽
荒碣依微認晉唐,荔枝榕葉暗迴廊。 峯霞晚結燒丹氣,澗溜春寒煮石香。 雲外紫壇穿樹覓,林間瑤席拂花張。 夜歸欲假仙遊夢,只恐靈脩吝發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荒碣(jié):荒廢的石碑。
  • 依微:隱約,不明顯。
  • 荔枝榕葉:荔枝樹和榕樹的葉子。
  • 迴廊:曲折迴環的走廊。
  • 燒丹氣:煉丹時產生的煙氣,這裏指山間的雲霧。
  • 煮石香:煮石煉丹的香氣,這裏指山間的清新氣息。
  • 紫壇:紫色的祭壇,指道觀中的祭壇。
  • 穿樹覓:穿過樹叢尋找。
  • 瑤席:華美的席子。
  • 拂花張:拂開花朵展開。
  • 仙遊夢:指夢中游歷仙境。
  • 靈脩:指神仙。
  • 吝發藏:吝嗇地隱藏起來。

翻譯

荒廢的石碑隱約辨認出晉唐的痕跡,荔枝樹和榕樹的葉子遮蔽了曲折的迴廊。山峯上的雲霞在傍晚時分凝結成煉丹的煙氣,山澗的流水在春寒中散發出煮石的香氣。雲外的紫色祭壇穿過樹叢尋找,林間的華美席子拂開花朵展開。夜晚歸來想要藉着仙遊的夢境,只怕神仙吝嗇地隱藏起來,不願顯露真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閩中九仙觀的幽靜景象,通過荒廢的石碑、荔枝榕葉、峯霞、澗溜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古老的氛圍。詩中「燒丹氣」、「煮石香」等詞語,巧妙地將道觀中的煉丹活動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神仙的敬畏。夜晚歸來的想象,更是增添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和夢幻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無限遐想。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