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河寺留別同鄉金上人

· 張羽
旅懷寥落寓京師,山寺逢僧是故知。 兩月都忘爲容日,廿年能記出家時。 夜堂觀弈金蓮盡,秋閣聞歌玉樹悲。 明日移家定何處,藤蘿寒月照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寥落:稀疏,稀少。
  • :居住。
  • 京師:指首都,這裏指北京。
  •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都忘:完全忘記。
  • 爲容日:修飾容貌的日子,指日常的打扮。
  • 廿年:二十年。
  • 出家:離開家庭,投身宗教生活。
  • 觀弈:觀看下棋。
  • 金蓮:指佛教中的蓮花,這裏可能指寺廟中的裝飾。
  • 玉樹: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 :悲傷。
  • 移家:搬家。
  • 藤蘿:一種植物,常用來象徵思念。
  • 寒月:寒冷的月光。
  • 相思:思念之情。

翻譯

我孤獨地居住在京城,心中感到空虛寂寞。在山中的寺廟裏,我遇到了一位僧人,他是我舊日的朋友。兩個月來,我完全忘記了打扮自己的日子,而二十年前我出家的情景,他卻記得清清楚楚。夜晚在寺廟的堂中觀看下棋,金色的蓮花燈火已經燃盡;秋天在閣樓上聽歌,歌聲中流露出對美好事物的悲傷。明天我將搬家,不知道會去哪裏,只有藤蘿和寒冷的月光,照亮我對你的思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京城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通過與舊日僧友的相遇,回憶起過去的時光,展現了詩人對往事的感慨和對未來的不確定。夜晚的觀弈和秋閣的聞歌,都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最後,詩人以藤蘿和寒月作爲象徵,表達了對故鄉和舊友的深切思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友情的珍視。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