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與鵬舉弟過禪房

· 張羽
堂上曾分佛供茶,憶僧遙問木蘭花。 相逢更愛毗盧煖,笑煞塵途抗帽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鵬舉:人名,張羽的弟弟。
  • 禪房:僧人居住或修行的房間。
  • 佛供茶:供奉給佛的茶。
  • 木蘭花:一種植物,常用於比喻高潔的品質。
  • 毗盧:佛教中的毗盧遮那佛,此處可能指佛像或佛殿。
  • :同「暖」,溫暖。
  • 笑煞:笑死,形容笑得非常厲害。
  • 塵途:塵世的路途,比喻世俗的生活。
  • 抗帽紗:可能指遮陽帽或面紗,此處比喻世俗的遮掩或僞裝。

翻譯

雪夜與弟弟鵬舉一同經過禪房, 記得在堂上曾一起分享供奉給佛的茶, 回憶起僧人曾問起木蘭花的事情。 相逢時更愛那毗盧佛殿的溫暖, 笑得幾乎要笑死,世俗的遮掩真是可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雪夜與弟弟在禪房的溫馨場景,通過回憶與僧人的對話,表達了對清淨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輕蔑。詩中「佛供茶」和「木蘭花」象徵着精神上的淨化和高潔,而「毗盧煖」則體現了對宗教場所的親切感。最後一句「笑煞塵途抗帽紗」以誇張的筆法,諷刺了世俗的虛僞和浮華,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淨土的情懷。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