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伶謝安陶潛王羲之像

· 張羽
白葛爲巾不裹頭,蘭亭會裏最風流。 老來忘卻觀鵝癖,只愛山人許遠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葛:白色的葛布,一種質地輕薄的布料。
  • 蘭亭會:指東晉時期王羲之在蘭亭舉行的文人雅集,著名的《蘭亭序》即爲此會所作。
  • 觀鵝癖:指王羲之喜愛觀賞鵝,據說他曾因觀鵝而忘卻公務。
  • 山人:隱士,這裏指陶潛。

翻譯

他頭戴白葛巾,不裹頭, 在蘭亭的聚會中最爲風流。 年老後忘記了觀賞鵝的癖好, 只喜歡與隱士陶潛一同遠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羲之晚年生活的片段,通過對比他年輕時的風流和年老後的心境變化,展現了人物性格的深度和生活的變遷。詩中「白葛爲巾不裹頭」一句,生動地勾勒出了王羲之不拘小節的個性。而「蘭亭會裏最風流」則回憶了他年輕時的風采。後兩句「老來忘卻觀鵝癖,只愛山人許遠遊」則表達了他晚年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以及與陶潛這樣的隱士交往的樂趣,體現了王羲之晚年的心境轉變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