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梅

· 張羽
策杖度林塘,幽尋犯曉霜。 臨池疑掩映,傍竹畏遮藏。 款曲敲僧舍,徘徊繞苑牆。 好攜三弄笛,樹底爲催妝。
拼音

所属合集

#梅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策杖:拄著柺杖。
  • :穿過。
  • 林塘:樹林和池塘。
  • 幽尋:幽靜地尋找。
  • :冒著。
  • 曉霜:清晨的霜。
  • 臨池:靠近水池。
  • 掩映:遮掩映襯。
  • 傍竹:靠近竹子。
  • 遮藏:遮擋隱藏。
  • 款曲:緩慢曲折。
  • :敲門。
  • 僧捨:僧人的住所。
  • 徘徊:來廻走動。
  • 苑牆:園林的圍牆。
  • 好攜:喜歡帶著。
  • 三弄笛:吹奏三段笛曲。
  • 樹底:樹下。
  • 催妝:催促打扮,這裡指催促梅花開放。

繙譯

拄著柺杖穿過樹林和池塘,在清晨的霜中幽靜地尋找梅花。靠近水池時,梅花似乎在遮掩映襯中;靠近竹子時,又擔心被竹子遮擋隱藏。緩慢曲折地敲響僧捨的門,來廻走動繞著園林的圍牆。喜歡帶著笛子,在樹下吹奏三段笛曲,催促梅花快快開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清晨尋找梅花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梅花的幽靜與美麗。詩人運用“策杖”、“幽尋”等詞語,傳達出對梅花的深深喜愛和尋覔的執著。詩中“臨池疑掩映,傍竹畏遮藏”巧妙地描繪了梅花的若隱若現,增添了神秘感。結尾的“好攜三弄笛,樹底爲催妝”則以笛聲催花,寄托了詩人對梅花早日盛開的殷切期盼。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