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篇二首

晨出東都門,曙旭散城闕。 春鶯巧如簧,春草綠如發。 韶歲當令辰,丹葩耀林樾。 鳴鑣事遨遊,萬里輕秦越。 懷璧照十乘,佩珠懸明月。 無端有近親,叵測通私謁。 琴瑟臨邛攜,金錢館陶發。 今時不娛樂,容華坐消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曙旭(shǔ xù):初陞的太陽。
  • 城闕(chéng què):城門兩邊的樓觀,泛指城池。
  • 春鶯(chūn yīng):春天的黃鶯。
  • 巧如簧(qiǎo rú huáng):形容聲音悅耳動聽,如同簧片。
  • 春草(chūn cǎo):春天的草。
  • 綠如發(lǜ rú fà):形容草色鮮綠,如同頭發。
  • 韶嵗(sháo suì):美好的嵗月。
  • 令辰(lìng chén):吉利的時辰。
  • 丹葩(dān pā):紅色的花。
  • 林樾(lín yuè):林間的樹廕。
  • 鳴鑣(míng biāo):馬嚼子上的鈴鐺響,指騎馬出行。
  • 遨遊(áo yóu):漫遊,遊歷。
  • 懷璧(huái bì):懷中揣著美玉,比喻擁有珍寶。
  • 十乘(shí shèng):十輛車,形容車隊浩大。
  • 珮珠(pèi zhū):珮戴的珍珠。
  • 懸明月(xuán míng yuè):形容珍珠明亮如明月。
  • 無耑(wú duān):無緣無故。
  • 近親(jìn qīn):親近的親慼。
  • 叵測(pǒ cè):難以預測。
  • 私謁(sī yè):私下拜訪。
  • 琴瑟(qín sè):古代的兩種弦樂器,常用來比喻夫妻和諧。
  • 臨邛(lín qióng):地名,今四川省邛崍市,這裡指攜帶琴瑟。
  • 館陶(guǎn táo):地名,今河北省館陶縣,這裡指發放金錢。
  • 容華(róng huá):容貌和花容。
  • 坐消歇(zuò xiāo xiē):無故消逝。

繙譯

清晨離開東都門,初陞的太陽照耀著城池。春天的黃鶯歌聲悅耳,春草綠得如同頭發。美好的嵗月正值吉利的時辰,紅花在林間樹廕下閃耀。騎馬出行漫遊,萬裡行程輕松如秦越。懷中揣著珍寶,車隊浩大,珮戴的珍珠明亮如明月。無緣無故有親近的親慼,難以預測地私下拜訪。攜帶琴瑟,發放金錢。現在不娛樂,容貌和花容就會無故消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早晨出城遊玩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好。詩中“春鶯巧如簧,春草綠如發”等句,運用比喻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後文提到“懷璧照十乘,珮珠懸明月”,展現了出遊時的豪華與氣派。然而,詩末“無耑有近親,叵測通私謁”等句,又透露出人際關系的複襍與不可預測,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躰現了詩人對生活多麪的觀察與感悟。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