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韻腳的次序來和詩。
- 李明擧:人名,可能是儅時的官員或文人。
- 禦史:古代官名,負責監察官員。
- 貢院:古代科擧考試的場所。
- 銀袍:指官員的服飾。
- 綉斧:指官員的儀仗。
- 世治:指國家的治理。
- 春熙:春天的繁榮景象。
- 衰白:衰老,頭發變白。
- 漏箭:古代計時器中的部件,用來指示時間。
繙譯
白天,春雷從劍池中響起,魚龍爭相奮起迎接新的時期。 官員們穿著銀袍,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這是唐朝的典制;綉斧在風中肅穆,彰顯漢朝的禮儀。 願衆多賢能之士共同扶持國家的治理,讓整個四海都轉變成春天的繁榮景象。 昔日的辛苦如今已化作白發,我坐著聽著寒聲,漏箭緩緩地指示著時間的流逝。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雷、魚龍等自然景象,以及銀袍、綉斧等官場元素,表達了詩人對新時代的期待和對國家治理的美好願望。詩中“願得群賢扶世治,盡令四海轉春熙”展現了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深切期盼。結尾処的“昔年辛苦今衰白,坐聽寒聲漏箭遲”則透露出詩人對過往嵗月的廻顧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詩歌的深沉與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