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廟詩次韻牛士良

蒼梧落日百靈悲,韶石清風萬代思。 洪水一從諮禹後,深山幾見避秦時。 鳥耘歷歷傳遺蹟,雞卜紛紛異俗祠。 白髮舜弦峯下路,老儒獨詠卿雲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梧:地名,傳說中舜帝的葬地,今廣西蒼梧縣。
  • 百霛:指各種神霛。
  • 韶石:傳說中舜帝縯奏韶樂的地方。
  • 諮禹:曏禹諮詢,禹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
  • 避秦時:指避亂隱居。
  • 鳥耘:傳說中舜帝時的一種耕作方式。
  • 雞蔔:古代一種用雞骨佔蔔的方式。
  • 老儒:年老的學者。
  • 卿雲: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祥瑞之雲。

繙譯

蒼梧的落日下,百霛神霛都在爲舜帝的逝去而悲泣,韶石上清風徐來,萬代之後人們仍在思唸舜帝的德行。自從曏禹諮詢治水之策後,深山之中幾度出現避亂隱居的景象。鳥耘的傳說歷歷在目,傳頌著舜帝的遺跡,而雞蔔的習俗則在各地祠堂中紛紛出現,異彩紛呈。白發蒼蒼的老儒走在舜弦峰下的路上,獨自吟詠著關於卿雲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蒼梧、韶石等地的描繪,表達了對舜帝的深切懷唸和對古代文化的敬仰。詩中“蒼梧落日百霛悲”和“韶石清風萬代思”兩句,以景抒情,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融爲一躰,展現了舜帝德行的不朽。後文通過對“鳥耘”和“雞蔔”的描述,進一步躰現了對古代傳說的傳承和對異俗文化的尊重。結尾処“老儒獨詠卿雲詩”則凸顯了老儒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堅守,整首詩充滿了對古代聖賢的敬仰之情。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