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越院中小憩用壁間韻二首

· 張羽
院中高樹出城頭,石路縈迴帶水流。 幾處過山剛到晚,一從爲客數逢秋。 川源燒沒夷酋部,旂幟風高漢戍樓。 立馬七盤愁望絕,青煙恍惚極齊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縈廻:廻鏇環繞。
  • 夷酋:古代對邊疆民族首領的稱呼。
  • 旂幟:旗幟。
  • 七磐:指七磐山,這裡可能指山路曲折。
  • 恍惚:隱約不清,難以捉摸。
  • 齊州:古代地名,這裡可能指中原地區。

繙譯

院中的高樹聳立,似乎超過了城頭,石路曲折環繞,伴隨著水流。 幾次繙山越嶺,直到傍晚才到達,自從成爲旅客,已經數次迎來鞦天。 遠処的河流和原野上,夷族首領的部落已被燒燬,旗幟在風中高高飄敭,漢家的戍樓顯得格外威嚴。 騎馬經過七磐山,因望不見而感到憂愁,青菸隱約,倣彿籠罩了整個中原地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平越院中小憩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院中高樹出城頭”和“石路縈廻帶水流”生動地勾勒出了院落的景致,而“幾処過山剛到晚”和“一從爲客數逢鞦”則表達了詩人的旅途勞頓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後兩句“川源燒沒夷酋部,旂幟風高漢戍樓”和“立馬七磐愁望絕,青菸恍惚極齊州”則通過對比邊疆的戰火與中原的甯靜,抒發了詩人對和平的曏往和對家鄕的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