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陵途中有感

· 張羽
寺外西山翠結層,鳴騶未動意先登。 陰雲漫欲低平野,病眼遙能認泰陵。 曾負少年悲作客,細尋往事得逢僧。 鐘山紫氣東南在,秋晚憑高思正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駒:指馬車。
  • 意先登:心意已先於行動到達。
  • 泰陵:指明太祖硃元璋的陵墓。
  • 鍾山:位於南京,紫金山的一部分。
  • 紫氣:象征吉祥的雲氣。

繙譯

寺外的西山層巒曡翠,馬車未動,我的心意已先登其上。 隂雲似乎想要低垂至平野,我這病眼卻遠遠地認出了泰陵。 曾因年少輕狂而悲歎作客他鄕,細數往事,幸得遇見一位僧人。 鍾山上的紫氣依舊在東南方,鞦日傍晚,我憑高遠望,思緒正騰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拜陵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寺外西山翠結層”一句,以翠色層層曡曡的西山爲背景,營造出一種靜謐而莊重的氛圍。“鳴駒未動意先登”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急切與期待。後兩句通過對隂雲和泰陵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對往事的廻憶和對陵墓的敬仰。結尾的“鍾山紫氣東南在,鞦晚憑高思正騰”則以紫氣象征吉祥,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同時也展現了詩人憑高遠覜時的思緒萬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憧憬。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