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行詩八首龍江灣
兩山夾滄江,拍浮若無根。
利石侔劍戟,風濤相吐吞。
維天設巨險,爲今國東門。
試將一卒守,堅若萬馬屯。
我來及清曉,天空霜露繁。
列宿森在列,北斗若可援。
江光合海氣,溟涬神攸存。
俯視不敢唾,中有蛟龍蟠。
浮屠者誰子,高居凌風幡。
下見渡口人,擾擾蜂蟻喧。
愧彼超世士,去去將何言。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江:青綠色的江水。
- 拍浮:波浪起伏。
- 侔:相等,相當。
- 吐吞:吞吐,形容波浪起伏。
- 維天:指天意或天命。
- 巨險:極大的險阻。
- 東門:比喻國家的東部邊疆。
- 屯:駐紮。
- 清曉:清晨。
- 列宿:排列的星星。
- 北斗:北斗七星,常用來指引方向。
- 溟涬:廣闊無邊的樣子。
- 神攸存:神靈所在。
- 蛟龍蟠:蛟龍盤踞。
- 浮屠:佛教徒,這裏指僧人。
- 風幡:風中的旗幟。
- 擾擾:紛亂的樣子。
- 超世士:超越世俗的人,指僧人。
翻譯
兩座山夾着青綠色的江水,波浪起伏似乎沒有根基。尖銳的石頭如同劍戟,風和浪相互吞吐。天意設下這極大的險阻,作爲我們國家東部的邊疆。即使只有一名士兵守衛,也堅固得如同萬馬駐紮。我來到這裏時是清晨,天空中的霜露還很繁盛。星星排列在天際,北斗星似乎伸手可及。江水與海氣相合,廣闊無邊,神靈所在。俯視時不敢吐口水,因爲江中有蛟龍盤踞。那位高居的僧人是誰,他高高在上,凌駕於風中的旗幟。向下看去,渡口的人羣紛亂如蜂蟻。我爲那些超越世俗的人感到羞愧,他們離去時將說些什麼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龍江灣的壯麗景色和險要地勢,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誇張的修辭手法,展現了作者對國家邊疆的敬畏和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嚮往。詩中「兩山夾滄江」、「利石侔劍戟」等句,形象地勾勒出了龍江灣的地理特徵,而「維天設巨險」、「堅若萬馬屯」則強調了其戰略重要性。後文通過對清晨天空和江景的細膩描寫,以及對僧人和渡口人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和對清靜生活的渴望。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