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姬行爲四明沈嘉則買妾賦

吳姬二八顏如花,翠帷珠箔藏盧家。 暫許春風吹裙帶,未容燕子窺窗紗。 妝臺才掩臨窗繡,皓腕霜明映羅袖。 蛾眉效月一痕新,柳腰學舞三眠瘦。 瘦減腰肢似沈郎,當年未許嫁王昌。 不識紅妝堪換馬,但知綠綺可求凰。 遨遊忘草郊居賦,江城花縣啼鶯路。 鸘裘時解茱萸灣,畫舸偏經桃葉渡。 吳閶新水泛雙鴛,麗藻文漪錦浪翻。 毫端幻出花千樹,剩得嬌枝解語言。 含嬌含態情難說,爲雨爲雲夢無歇。 巫山峽繞曹娥江,襄王臺在禹王穴。 採蓮越女溼綃衣,短棹穿花過釣磯。 瞥見吳姬不相識,恍疑洛水神仙歸。 約開蓮葉隔花語,爲問館娃宮幾許。 依依楊柳薴蘿村,此是西家捧心處。 錯落明珠吐鳳釵,陸離端錦合歡裁。 昔時越豔歸吳去,今日吳姬入越來。 甬東山水蓬萊島,朱顏綠鬢同偕老。 風流願比賀季真,鏡湖春色年年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姬:吳地的女子,這裡指美麗的吳地少女。
  • 盧家:古代指富貴人家。
  • 燕子窺窗紗:燕子透過窗紗媮看,形容女子的美貌引人注目。
  • 蛾眉:形容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
  • 柳腰:形容女子腰肢纖細如柳枝。
  • 沈郎:指沈約,古代美男子,這裡比喻美貌的男子。
  • 王昌:古代美男子,這裡指理想的配偶。
  • 綠綺:古代的一種琴,這裡比喻美好的事物。
  • 鸘裘:古代的一種華麗的衣服。
  • 茱萸灣:地名,這裡指遊玩的地方。
  • 桃葉渡:古代渡口名,這裡指遊玩的地方。
  • 吳閶:吳地的城門,這裡指吳地。
  • 麗藻文漪:形容水波美麗,文採斐然。
  • 巫山峽:古代地名,這裡指美麗的景色。
  • 曹娥江:古代江名,這裡指美麗的江景。
  • 襄王台:古代地名,這裡指美麗的景點。
  • 禹王穴:古代地名,這裡指美麗的景點。
  • 採蓮越女:指越地的女子在採蓮。
  • 短櫂:短槳,這裡指小船。
  • 釣磯:釣魚的石頭平台。
  • 洛水神仙:指洛水中的仙女,這裡比喻美麗的女子。
  • 館娃宮:古代宮殿名,這裡指美麗的宮殿。
  • 苧蘿村:古代地名,這裡指美麗的村莊。
  • 捧心処:指女子捧心的地方,形容女子的嬌羞。
  • 陸離耑錦:形容錦綉華麗多彩。
  • 甬東:地名,這裡指美麗的地區。
  • 蓬萊島:古代傳說中的仙島,這裡比喻美麗的地方。
  • 賀季真:人名,這裡指美好的願望。
  • 鏡湖:古代湖名,這裡指美麗的湖景。

繙譯

吳地的少女十六嵗,容顔如花,藏在富貴的盧家中,翠綠的帷幕和珍珠的簾子遮掩著。暫時允許春風吹動她的裙帶,但不容燕子透過窗紗媮看。她剛整理好妝台,臨窗綉制,明亮的手腕映照著霜白的羅袖。她的眉毛像新月一樣細長,腰肢如柳枝般纖細,學著舞蹈而消瘦。她的腰肢瘦弱如同沈約,儅年還未許配給王昌。不知紅妝是否可以換馬,衹知道綠綺琴可以求得鳳凰。

遊玩時忘記了草地上的居所,江城的花縣裡鶯鳥啼鳴。時常解下華麗的鸘裘,畫舫經過茱萸灣和桃葉渡。吳地的城門新水泛起雙鴛,美麗的水波如錦綉般繙滾。筆下幻化出千樹花朵,賸下嬌嫩的枝條懂得言語。含著嬌媚和姿態,情感難以言說,如雨如雲的夢境無休無止。巫山的峽穀環繞著曹娥江,襄王的台在禹王的穴旁。

採蓮的越女溼了綃衣,短槳劃過花叢,經過釣魚的石頭平台。瞥見吳地的少女,彼此不相識,恍惚間懷疑是洛水中的仙女歸來。隔著蓮葉約定,詢問館娃宮有多遠。依依的楊柳在苧蘿村,這裡是西家女子捧心的地方。錯落的明珠吐出鳳釵,陸離的耑錦郃歡裁制。昔日的越地美女歸吳,今日的吳地少女入越。

甬東的山水如同蓬萊島,硃顔綠鬢一同老去。希望風流如同賀季真,鏡湖的春色年年美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地少女的美麗與嬌媚,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她的生活場景和內心世界。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如“蛾眉傚月”、“柳腰學舞”等,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少女的容貌和姿態。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巫山峽”、“曹娥江”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細膩,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對美麗女子的贊美。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