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宜春堂屏徐給事賁所畫春雲疊嶂
休文堂前花滿枝,風物四時春更宜。
前年三月宴客時,坐上才傑皆能詩。
衆中獨許姑蘇客,千里江山貯胸臆。
醉來意氣爲傾倒,寫出層層好山色。
素屏十尺粉堊鮮,千巖萬嶂含春煙。
客子疑行灞橋路,人家似住武陵源。
山僧投寺亂鬆裏,山下鳥啼人未起。
柴扉日出扃薜蘿,漁網波生撒江水。
楚水湘雲互蔽虧,渚宮隔岸遙霏微。
東崦晴嵐西崦雨,何處長歌樵子歸。
亭下流泉春浩浩,上有居人往來道。
相過總是看山來,衣冠雖別情皆好。
主人愛玩不下堂,清晨掃地坐焚香。
晴看似見孤雲起,莫對疑聞細草芳。
夫君平生於我厚,記君新吟常在口。
長幹一去無尺書,謾對此圖嗟妙手。
一從作吏此事廢,從前畫癖今除否。
遙知紫陌紅塵下,每爲雲山一回首。
人生適意在杯酒,萬事浮雲亦何有。
君乎何日歸去來,畫裏青山待君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休文:指沈約,南朝文學家,此處借指沈氏。
- 姑蘇客:指來自蘇州的客人。
- 灞橋路:古長安城外的一座橋,常用於送別。
- 武陵源:指桃花源,象徵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扃薜蘿:門上掛着薜荔和女蘿,指隱居之所。
- 渚宮:古代楚國的宮殿。
- 東崦晴嵐西崦雨:東邊的山峯晴朗,西邊的山峯下雨,形容景色的變化。
- 長幹:古地名,在今南京市。
- 紫陌紅塵:指繁華的都市街道。
翻譯
沈氏的宜春堂前開滿了花,四季的風光中春天最爲宜人。前年三月宴請賓客時,座上的才子們都能吟詩。衆人中特別稱讚來自姑蘇的客人,他的心中裝着千里江山。醉後意氣風發,畫出了層層疊疊的美麗山色。素白的屏風上粉飾得鮮豔,千巖萬壑中瀰漫着春天的煙霧。客人彷彿行走在灞橋的路上,人家似乎住在武陵源般的隱居地。山僧走向寺廟,四周是雜亂的松樹,山下鳥兒啼鳴,人們還未起牀。柴門日出時掛着薜荔和女蘿,漁網在波濤中撒開。楚水與湘雲相互遮蔽,渚宮在遠處若隱若現。東邊的山峯晴朗,西邊的山峯下雨,哪裏有長歌的樵夫歸來。亭下的泉水春天裏浩浩蕩蕩,上面有居民往來。來往的人都是來看山的,雖然衣冠不同,但情誼都很好。主人喜愛玩賞,不願離開堂前,清晨掃地後便坐下焚香。晴天時彷彿看到孤雲升起,不要對着它懷疑,彷彿聞到細草的芳香。夫君與我情誼深厚,我常記着他的新詩。長幹一去便無音信,徒然對着這幅畫讚歎其妙手。自從做官以來,這些事都荒廢了,以前的畫癖現在是否還在。遙想在繁華的都市街道下,每每爲雲山回首。人生最適意的是在杯酒之間,萬事都如浮雲般不重要。君啊,你何時歸來,畫中的青山已等待你很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沈氏宜春堂的春景,以及徐給事所畫的春雲疊嶂圖。詩中通過對春天景色的讚美,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友人離去的思念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以及對歸隱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