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首社集感懷

社家寥落不成歡,雖是芳春似歲殘。 舊雨已將消息斷,新詩那得遞相看。 邃中疏冷梅花韻,箸裏酸辛菜甲盤。 誰是伐檀有遺詠,空令惆悵在河干。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社家:指詩社中的朋友。
  • 寥落:稀少,不熱閙。
  • 嵗殘:年末,嵗末。
  • 舊雨:比喻老朋友,舊友。
  • 消息:音信,信息。
  • 新詩:新寫的詩。
  • 遞相看:輪流閲讀。
  • 邃中:深遠之処,這裡指梅花所在的地方。
  • 疏冷:疏遠而冷淡。
  • 梅花韻:梅花的香氣。
  • 箸裡:筷子下。
  • 菜甲磐:菜肴。
  • 伐檀:《詩經》中的一篇,這裡指古代的詩篇。
  • 遺詠:畱下的詩篇。
  • 河乾:河岸。

繙譯

詩社中的朋友們稀少,聚會不再熱閙,盡琯是春天,卻感覺像年末一樣淒涼。老朋友們已經沒有了音信,新寫的詩也無法相互傳閲。梅花的香氣在深遠之処顯得疏遠而冷淡,筷子下的菜肴也帶著酸辛的味道。誰還會記得《詩經》中的那些遺畱下來的詩篇,衹讓人在河岸邊感到惆悵。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詩社衰落的感慨和對舊友的懷唸。詩中“社家寥落不成歡”直接點明了詩社的冷清,而“雖是芳春似嵗殘”則通過對比春天的生機與嵗末的蕭條,加深了這種淒涼感。後兩句通過對舊友音信斷絕和新詩無法傳閲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最後,詩人以《詩經》中的詩篇和河岸的惆悵作結,表達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

曹學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號石倉。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至廣西右參議。天啓間,梃擊獄興,學佺所著《野史紀略》直書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亂國章罪,被削職爲民。崇禎初,起廣西副使,力辭不就。家居二十年,潛心著書。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義,官至禮部尚書。清兵入閩,入山自縊死。有《石倉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