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乞病紀恩

多病光陰負罪身,天恩今許作閒人。 堂堂千載蹉跎去,了了餘生涕淚新。 草木力微安得療,江湖心遠更相親。 衰年那有酬知日,歸種山田算一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光緒三十三年:即公元 1907 年 。
  • 乞病:因生病而請求離職。
  • 負罪身:帶着罪的身體,自謙的說法,表示自己對國家沒有圓滿盡忠效力。
  • 天恩:帝王的恩典,這裏指皇帝允許他因病因故離職的恩典 。
  • 堂堂:形容時間的重大、長久。
  • 蹉跎(cuō tuó) :光陰白白地過去,無所作爲。
  • 了了:意爲很清楚、明白,也有形容數量少、單薄的意思,這裏理解爲有限,寥寥無幾 。
  • 安得療:怎麼能夠醫治,「安」,怎麼。
  • 江湖心遠:遠離朝堂、官場,有隱居江湖的心態。
  • 衰年:晚年。
  • 酬知:報答知遇之恩 。

翻譯

我身患多種疾病,虛度光陰,自覺辜負朝廷,心中常覺有罪。如今蒙皇上恩典,終於允許我做清閒之人,離開官場。白白過去這漫長的千載時光(表示多年爲官但覺得時光虛度),餘生已經所剩不多,不禁涕淚滿襟。自己猶如弱小無力的草木,能力微弱,難以治癒他人疾病(體現自己無力回報國家) ,如今遠離官場,嚮往江湖的心境愈發強烈,內心卻感到寧靜溫暖。到了如今這般垂暮之年,哪裏還有機會報答皇上對我的知遇之恩呢?不如就此歸鄉去耕種山田,做一個普通的百姓。

賞析

這首詩以懇切沉鬱的筆觸,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心境。首聯 「多病光陰負罪身,天恩今許作閒人 」 直抒胸臆,「多病 」既指身體抱恙,也暗指官場歲月中歷經波折而內心憔悴;「負罪身 」 體現出詩人對自己爲官期間有所虧欠的反省與自責,皇上允許他離職,讓他成爲 「閒人」 ,既有對皇恩的感激,也帶着幾分解甲歸田的無奈。

頷聯 「堂堂千載蹉跎去,了了餘生涕淚新 」 極寫時光虛擲的感慨與對晚年時光的憂患。長長的歲月就這麼白白過去了 ,餘生有限,詩人感慨萬千,涕淚橫流,既有對人生不再的悲哀,也有對自己過去未能有所建樹的哀傷 。

頸聯 「草木力微安得療,江湖心遠更相親 」 將詩人自比草木,謙稱自身力量太微弱,難以提供大的幫助;「江湖心遠 」 用典型的借代手法,表達脫離官場後淡泊寧靜的心境,描繪出詩人追求遠離塵囂、瀟灑自在生活的願望,展現內心矛盾掙扎後的釋懷。

尾聯 「衰年那有酬知日,歸種山田算一民 」 表明年紀漸老衰老,已經無力再報答朝廷的知遇之恩,不如歸鄉做普通農民。反映出詩人最後的生命抉擇,流露出幾分灑脫與自我慰藉,又似乎難掩一絲壯志未酬的落寞。

整首詩歌情感真摯深沉,詩人巧妙地把感慨時光、慚愧感恩以及退隱之心等多種情緒交織起來,用語質樸、含蓄且富有感染力。通過詩中的文字,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在歷史浪潮中掙扎沉浮的傳統士大夫形象,他對朝廷心懷忠誠與感恩,又在現實中深感無力,最終選擇了樸素的人生道路,詩中的情感和心態具有一定的歷史深度與代表性,容易引起人們對於人生、仕途、理想等多方面的思考。

樑鼎芬

清廣東番禺人,字星海。光緒六年進士,授編修。爲張之洞倚重,聘主廣雅書院、鐘山書院講席。之洞推行新政,言學事惟鼎芬是任。累官署布政使。以劾袁世凱去官。卒後,清室諡文忠。 ► 1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