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五首

楊越蕭條殺氣多,防倭今日更如何。 江東尚想孫徵虜,海上應勞馬伏波。 舟楫三年頻水戰,漁樵千里盡夷歌。 誰憐歲晚思歸士,奏凱南來免荷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楊越:地名,指揚州一帶。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
  • 殺氣:指戰爭的氣氛。
  • 防倭:指抵禦倭寇的侵擾。
  • 孫徵虜:指三國時期的孫權,曾被封爲徵虜將軍。
  • 馬伏波:指東漢時期的馬援,因平定交趾(今越南北部)有功,被封爲伏波將軍。
  • 舟楫:船隻。
  • 夷歌:指外族的歌曲,這裏指倭寇的歌曲。
  • 奏凱:指戰爭勝利後的凱旋。
  • 荷戈:指扛着武器,即參軍。

翻譯

揚州一帶景象淒涼,戰爭氣氛濃厚,今天我們如何防禦倭寇的侵擾呢? 江東地區仍然懷念孫權那樣的英雄,海上應該勞煩像馬援那樣的將軍。 三年來,船隻頻繁地進行水戰,漁民和樵夫的歌聲遍佈千里,卻都是外族的歌曲。 誰會憐憫那些在歲末思念家鄉的士兵,他們希望南來凱旋,免於再扛武器參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末年揚州一帶的戰爭景象,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懷念和對士兵命運的同情。詩中通過對比孫權和馬援的歷史形象,強調了當時防禦倭寇的艱難。後兩句則通過「舟楫三年」和「漁樵千里」的描寫,展現了戰爭對百姓生活的深遠影響,以及士兵們對和平歸鄉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戰爭的反思。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