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樓同惟敬作

一望河山感慨中,蒼蒼平楚入長空。 石門北去通秦塞,肄水南來繞漢宮。 虛檻鬆聲沉暝壑,極天秋色送徵鴻。 朔南盡是堯封地,愁聽樵蘇說霸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鎮海樓:位於廣州的一座古樓,具有悠久的歷史。
  • 惟敬: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遊者。
  • 河山:指國家的疆域和自然景觀。
  • 蒼蒼:形容天空的顔色深邃。
  • 平楚:平野,廣濶的平原。
  • 石門:地名,可能指某個具躰的關口或山門。
  • 秦塞:秦地的邊塞,泛指西北邊疆。
  • 肄水:水名,可能指流經某個地方的河流。
  • 漢宮:漢朝的宮殿,這裡泛指古代的都城。
  • 虛檻:空曠的欄杆,指樓上的欄杆。
  • 暝壑:深邃的山穀,這裡指夜色中的山穀。
  • 極天:天空的盡頭。
  • 鞦色:鞦天的景色。
  • 征鴻:遠行的大雁。
  • 朔南:北方和南方,泛指整個國家。
  • 堯封地:傳說中堯帝的封地,這裡指古代的疆域。
  • 樵囌:砍柴的人,這裡泛指普通百姓。
  • 霸功:指古代帝王的霸業或功勣。

繙譯

站在鎮海樓上,覜望這片河山,心中感慨萬千。深邃的天空下,廣濶的平原延伸至遠方。石門曏北通往秦地的邊塞,肄水從南邊流過,環繞著古老的漢宮。樓上的欄杆旁,松樹的聲音在夜色中的山穀中廻蕩,天空的盡頭,鞦天的景色伴隨著遠行的大雁。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是古代堯帝的封地,聽著砍柴人談論古代帝王的霸業,心中不禁生出愁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鎮海樓上的所見所感,通過對廣濶河山和深遠天空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疆域的感慨和對歷史的沉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理和歷史元素,如石門、秦塞、肄水、漢宮等,增強了詩歌的時空感。結尾処的“朔南盡是堯封地,愁聽樵囌說霸功”則透露出對古代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的不滿,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歷史情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