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朝正:朝見皇帝。
- 龍顏:皇帝的面容,代指皇帝。
- 詔遣:皇帝下詔派遣。
- 旬宣:巡視宣佈,指巡視各地並宣佈皇帝的命令。
- 馮軾:依靠車軾,指乘車。
- 碣石:山名,位於今河北省昌黎縣北。
- 飛書:迅速傳遞的書信。
- 白席:指官職。
- 匡山:山名,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
- 提封:指統治的疆域。
- 屯田:古代軍事上的一種耕種制度,士兵在邊疆地區耕種以自給。
- 郡國:古代行政區劃,郡指郡縣,國指諸侯國。
- 均輸:公平分配運輸任務。
- 轉餉:轉運糧餉。
- 中興:國家由衰轉盛。
- 諮四嶽:諮詢四方諸侯。
- 詞賦:文學作品,特指詩詞歌賦。
- 江關:江河的關隘,此處指國家的邊疆。
翻譯
早晨,你萬里迢迢去朝見皇帝,皇帝下詔讓你巡視宣佈於二楚之間。你乘車穿越青雲,來到碣石山,迅速傳遞書信,從匡山出任官職。你藉助屯田的策略來規劃疆域,公平分配郡國的運輸任務,轉運糧餉。聽說國家正在復興,諮詢四方諸侯,你的詞賦雖未震動江關,但已在中興之際發揮了作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徐方伯子奉命巡視二楚,爲國家中興出謀劃策的情景。詩中通過「朝正萬里」、「馮軾青雲」等意象展現了徐方伯子的遠大前程和重要使命,同時「提封借畫屯田奏」、「郡國均輸轉餉還」等句體現了其對國家邊疆治理和物資調配的貢獻。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徐方伯子在中興之際所發揮作用的肯定,以及對其未來成就的期待。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送胡憲使伯賢赴滇中六首 》 —— [ 明 ] 歐大任
- 《 史少尹德初還自海上會餘淮南以子與元美詩見示索贈一首 》 —— [ 明 ] 歐大任
- 《 問夏繩卿病 》 —— [ 明 ] 歐大任
- 《 邢子願還治南宮醉別彰義門外 》 —— [ 明 ] 歐大任
- 《 光州初雪邀林幹夫王九德二僚飲苜蓿齋 》 —— [ 明 ] 歐大任
- 《 答張員外鴻與樓居見懷 》 —— [ 明 ] 歐大任
- 《 浮丘八景紫煙樓 》 —— [ 明 ] 歐大任
- 《 別詩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