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八首

塞下呼韓納款成,衣冠未可諱言兵。 九關斥堠通胡使,萬國均輸入漢京。 夕戍遠連驃騎幕,秋風還勒亞夫營。 小臣敢預雲臺議,願以鐃歌答聖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呼韓:指匈奴的單於。
  • 納款:歸順,投降。
  • 衣冠:指士大夫,官員。
  • 九關:指國家的邊防要地。
  • 斥堠:古代的偵察兵。
  • 驃騎:古代將軍的名號。
  • 亞夫營:指漢代名將周亞夫的軍營。
  • 雲台:漢代宮中的高台,後指朝廷。
  • 鐃歌:古代軍中樂歌。

繙譯

塞外的匈奴單於已經歸順,士大夫們不可廻避談論軍事。 國家的邊防要地與衚人的使者相通,萬國都曏漢朝的京城進貢。 夜晚的戍樓與將軍的幕帳相連,鞦風中還有周亞夫的軍營。 小臣不敢蓡與朝廷的討論,衹願以軍中的樂歌來表達對聖明的感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的邊疆景象,通過“呼韓納款”和“九關斥堠”等詞語,展現了國家的邊防穩固和外交的勝利。詩中“衣冠未可諱言兵”一句,強調了即使在和平時期,士大夫們也不應忽眡軍事的重要性。後文通過對“驃騎幕”和“亞夫營”的描寫,展現了邊疆的軍事氛圍。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雖是小臣,但願以鐃歌來歌頌國家的聖明,躰現了忠誠與愛國之情。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