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灕水寄張羽王

史祿渠通上舳艫,極天秋色入平蕪。 思蓴不見張公子,頌橘誰如屈大夫。 煙札迢迢憑海雁,風旗嫋嫋傍江烏。 漓波千里懷人夢,一夜蒼梧片月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史祿渠:指古代的水利工程,具體指哪一條渠道不詳。
  • 舳艫(zhú lú):指船隻。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思蓴:指思念友人。
  • 張公子:指張羽王,詩中提到的友人。
  • 頌橘:指讚美橘子的詩文,典出屈原的《橘頌》。
  • 屈大夫:指屈原,古代楚國的政治家、詩人。
  • 煙札:指書信。
  • 海雁: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 風旗:指船上的旗幟。
  • 江烏:指江邊的烏鴉。
  • 漓波:指灕江的水波。
  • 蒼梧:地名,今廣西梧州。
  • 片月:指孤月。

翻譯

史祿渠開通後,船隻往來如織,秋天的景色延伸到平坦的草地上。我思念着張公子,卻不見他的身影,誰能像屈原那樣讚美橘子呢?書信遙遠,只能依靠海雁傳遞,船上的旗幟在江邊的烏鴉旁輕輕飄揚。灕江的水波千里,我在夢中懷念着友人,一夜之間,蒼梧上空只有一輪孤月。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張羽王的深切思念。詩中「史祿渠通上舳艫」和「極天秋色入平蕪」描繪了水路的繁忙和秋天的遼闊。通過「思蓴不見張公子」和「頌橘誰如屈大夫」,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屈原的敬仰。結尾的「漓波千里懷人夢,一夜蒼梧片月孤」則以景結情,將友人的相聚與自然景色融爲一體,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