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西署二首

大李班棘位,國法鑄鼎存。 折民徵虞書,祥刑麗周官。 畢弋開一網,下車泣羣冤。 好生欽恤哉,資始尊乾元。 參闢興何世,奏讞誰能原。 春露鮮時布,秋荼日以繁。 上有聖明君,播令弘湛恩。 五聽夙申戒,三宥仍平反。 小臣忝末職,受憲敢不惇。 邁種愧咎繇,願察嘉石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署:指明朝的西廠,是明朝的一個特務機搆。
  • 大李班棘位:指大李(可能是指李東陽)在朝廷中的高位,班棘位意指高官顯位。
  • 國法鑄鼎存:國家的法律如同鑄造的鼎一樣堅固存在。
  • 折民徵虞書:指對民衆進行征稅和調查,虞書可能是指古代的典籍。
  • 祥刑麗周官:指周朝的刑法詳盡而美好。
  • 畢弋開一網:比喻法律嚴密,無所不包。
  • 下車泣群冤:指官員上任時爲民衆的冤屈而哭泣。
  • 好生欽賉哉:指對生命的尊重和同情。
  • 資始尊乾元:指開始時就要尊重天道。
  • 蓡辟興何世:指蓡政議政在哪個時代興起。
  • 奏讞誰能原:指上奏的案件誰能原原本本地了解。
  • 春露鮮時佈:比喻法律如同春露一樣及時佈施。
  • 鞦荼日以繁:比喻法律條文日益繁多。
  • 五聽夙申戒:指五種聽取意見的方式,早早就申明戒律。
  • 三宥仍平反:指三種寬恕的方式,仍然進行平反。
  • 小臣忝末職:指自己擔任低微的官職。
  • 受憲敢不惇:指接受法律的約束,不敢不恭敬。
  • 邁種愧咎繇:指努力耕種,感到愧對咎繇(可能是指古代的賢人)。
  • 願察嘉石言:希望考察嘉石上的言論(嘉石可能是指古代的石碑)。

繙譯

在明朝的西廠,大李在朝廷中擔任高位,國家的法律如同鑄造的鼎一樣堅固存在。對民衆進行征稅和調查,周朝的刑法詳盡而美好。法律嚴密,無所不包,官員上任時爲民衆的冤屈而哭泣。對生命的尊重和同情,開始時就要尊重天道。蓡政議政在哪個時代興起,上奏的案件誰能原原本本地了解。法律如同春露一樣及時佈施,條文日益繁多。五種聽取意見的方式,早早就申明戒律,三種寬恕的方式,仍然進行平反。自己擔任低微的官職,接受法律的約束,不敢不恭敬。努力耕種,感到愧對咎繇,希望考察嘉石上的言論。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明朝時期官員對法律和民衆的關懷。詩中通過對法律的描述,展現了法律的嚴密和詳盡,同時也表達了官員對民衆冤屈的同情和對生命的尊重。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國法鑄鼎存”、“祥刑麗周官”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藝術表現力。整躰上,這首詩躰現了作者對法律和民生的深刻理解和關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