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四首

餘生百代下,騁志百代前。 馳暉雖暫留,嘉木難長妍。 壯夫悔雕篆,毅士奮莫年。 自知非松喬,且得一日延。 尼衰懷夢周,聃老始出關。 百里半九十,儻勵金石堅。 朝聞不慮夕,夕惕仍思愆。 箴警毋棄耄,簣土冀成山。 寶非祕密藏,虛無求真詮。 幾先見天則,庶以明自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騁志:放縱心志,追求理想。
  • 馳暉:指太陽,比喻時間。
  • 嘉木:美好的樹木,比喻美好的事物。
  • 雕篆:指雕琢文字,比喻過分修飾文辭。
  • 莫年:晚年。
  • 松喬:指古代傳說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子喬。
  • 尼衰:指孔子晚年。
  • 夢周:孔子曾夢見周公,表示對周公的敬仰。
  • 聃老:指老子,道家創始人。
  • 出關: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象徵其智慧和超脫。
  • 儻勵:如果激勵。
  • 金石:比喻堅固不變的意志。
  • 箴警:規勸警告。
  • :指年老。
  • 簣土:一筐土,比喻微小的貢獻。
  • 祕密藏:指深奧難懂的道理。
  • 真詮:真正的解釋。
  • 幾先:事先。
  • 天則:自然的法則。

翻譯

我生活在百代之後,卻心懷百代之前的理想。 時間雖然短暫停留,但美好的事物難以長久美麗。 壯年時後悔過分修飾文辭,堅毅的人在晚年奮發圖強。 自知不是仙人,但希望能多活一天。 孔子晚年懷念周公,老子直到晚年才超脫出關。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激勵自己意志如金石般堅固。 早上知道道理不憂慮晚上,晚上仍警惕自己的過失。 規勸警告不要放棄老年,一筐土也能堆成山。 寶貴的道理並非深奧難懂,虛無中尋求真正的解釋。 事先洞察自然的法則,或許能明白自然的本質。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通過對比古今、仙凡,以及對孔子和老子的人生階段的描述,展現了作者對理想追求和晚年奮發的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馳暉」、「嘉木」、「金石」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哲理性。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