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伯劉國楨使楚餞別於孫鴻臚宅得枝字

燕臺徵騎早春時,九陌青青折柳枝。 玉節星隨周使者,朱陵雲識漢官儀。 澧蘭盡入詞人賦,湘竹寧忘帝子思。 鴻雁從來飛不到,天涯何處問歸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誠意伯:指劉國楨,誠意伯爲其封號。
  • 燕臺:指燕京,即今北京。
  • 九陌:指京城的大街小巷。
  •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製符節,用以表示身份。
  • 朱陵:指硃紅色的陵墓,這裏可能指楚地的陵墓。
  • 漢官儀:漢朝的官制禮儀。
  • 澧蘭:澧水邊的蘭花,澧水是湖南省的一條河流。
  • 湘竹:湘江邊的竹子,湘江是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 帝子:指皇帝的兒子。
  • 鴻雁:古代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消息的人。

翻譯

在早春時節,我騎馬離開燕京,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掛滿了青翠的柳枝。 我手持玉節,身份如同周朝的使者,硃紅色的陵墓讓我想起了漢朝的官制禮儀。 澧水邊的蘭花都成了詞人們的賦詩對象,湘江邊的竹子也讓人想起皇帝的兒子。 但鴻雁從來飛不到這裏,我該如何在天涯海角詢問歸期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開燕京前往楚地的情景,通過對早春景象的描繪和對歷史典故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期待和對歸期的憂慮。詩中「九陌青青折柳枝」一句,以春天的生機盎然來象徵詩人的心情,而「鴻雁從來飛不到,天涯何處問歸期」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對家鄉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