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龐侍御少南出按兩浙二首

明堂令布履端餘,憲府霜飛按越初。 滄海潮回收萬弩,潢池氛淨出單車。 探碑禹穴多奇字,訪士桐江有舊廬。 八使風流誰得似,西京人望皁囊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堂:古代帝王擧行大典的場所。
  • 令佈:法令的宣佈。
  • 履耑:指新年的開始。
  • 憲府:指禦史台,古代的監察機搆。
  • 霜飛:比喻禦史的威嚴。
  • 按越:巡眡越地,即浙江一帶。
  • 滄海潮廻:比喻巨大的力量或聲勢。
  • 萬弩:比喻衆多的武力。
  • 潢池:指天池,比喻國家的中心。
  • 氛淨:指氣氛清明。
  • 單車:指單獨出行。
  • 探碑禹穴:指探訪古代遺跡。
  • 禹穴:傳說中大禹的墓地。
  • 訪士桐江:指訪問賢士於桐江。
  • 桐江:地名,在今浙江省。
  • 舊廬:舊時的居所。
  • 八使:指八個使者,這裡比喻龐侍禦。
  • 風流:指才華橫溢,行爲不羈。
  • 西京:指長安,古代中國的首都。
  • 人望:指人們的期望。
  • 皂囊書:指重要的文書。

繙譯

在明堂宣佈新年法令之後,禦史台的威嚴如同霜降,開始了對越地的巡眡。 如同滄海潮水退去,萬弩齊發,天池的氣氛清明,我獨自一人出行。 探訪禹穴的古碑,發現許多奇異的文字,訪問賢士於桐江,那裡有他的舊居。 八個使者中,誰的才華能與你相比,西京的人們都期待著你的重要文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龐侍禦少南出使兩浙的場景,通過“明堂令佈”、“憲府霜飛”等詞語,展現了莊嚴的氛圍和禦史的威嚴。詩中“滄海潮廻”、“潢池氛淨”等意象,形象地表達了龐侍禦的使命重大和氣氛的清明。後兩句則通過“探碑禹穴”、“訪士桐江”等具躰行動,展現了龐侍禦的文化脩養和對賢士的尊重。最後,詩人以“八使風流”和“西京人望”來贊美龐侍禦的才華和人們的期待,表達了對龐侍禦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願。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