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戒壇夜坐
衣鉢西來日,師歸度嶺遐。
獨能持大鑒,豈但照恆沙。
祝髮從初地,皈心禮法華。
千燈花氏國,大葉藥王家。
風靜幡無影,塵空鏡不瑕。
荒池惟水月,古剎自煙霞。
園入虞翻宅,山餘趙尉衙。
菩提天外樹,檐卜雪中花。
僧臈曹溪水,禪風顧渚茶。
南宗諸弟子,相見具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衣鉢:佛教中指師父傳給弟子的袈裟和鉢,這裏指佛法傳承。
- 西來:指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
- 度嶺遐:穿越山嶺,指遠行。
- 大鑒:指佛法的廣大智慧。
- 恆沙:恆河沙數,比喻數量極多。
- 祝髮:指出家剃度。
- 皈心:指歸依佛法。
- 法華:指《法華經》,佛教經典之一。
- 花氏國:指佛教中的理想國度。
- 藥王家:指佛教中的聖地。
- 幡:佛教中懸掛的旗幟。
- 塵空:指心境清淨,無塵染。
- 鏡不瑕:比喻心境純淨無瑕。
- 荒池:荒廢的池塘。
- 古剎:古老的寺廟。
- 虞翻宅:指古代文人虞翻的故居。
- 趙尉衙:指古代官員趙尉的官署。
- 菩提:指覺悟的境界。
- 檐卜:一種植物,這裏指雪中的花朵。
- 僧臈:僧人的修行。
- 曹溪水:指曹溪,佛教聖地之一。
- 禪風:禪宗的風氣。
- 顧渚茶:指一種名茶。
- 南宗:指佛教禪宗的南宗。
- 袈裟:僧人的法衣。
翻譯
佛法從西方傳來之日,師父歸來穿越遙遠的山嶺。 獨自能持守廣大的智慧,豈止是照亮無數的恆河沙。 剃度從最初的地方開始,歸依心禮拜《法華經》。 千盞燈光照耀着理想國度,大葉植物生長在聖地。 風靜時旗幟無影,心境清淨如鏡無瑕。 荒廢的池塘只有水月,古老的寺廟自成煙霞。 園中融入虞翻的故居,山中留下趙尉的官署。 菩提樹在天外,檐卜花在雪中。 僧人的修行如曹溪水,禪宗的風氣如顧渚茶。 南宗的弟子們,相見時都穿着袈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佛教高僧歸來的場景,通過豐富的佛教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內心的清淨境界。詩中運用了大量的佛教術語和典故,如「衣鉢」、「大鑒」、「法華」等,體現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同時,詩中的自然景物如「荒池」、「古剎」、「菩提樹」等,與僧人的修行生活相映成趣,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典型的佛教題材詩歌。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適西粵江上逢陳梧州 》 —— [ 明 ] 歐大任
- 《 史少尹德初還自海上會餘淮南以子與元美詩見示索贈一首 》 —— [ 明 ] 歐大任
- 《 鎮海樓寓日有感 》 —— [ 明 ] 歐大任
- 《 還舊園酬郭學憲舜舉藥洲見懷 》 —— [ 明 ] 歐大任
- 《 姚玄胤折梅見寄憶隆慶初從君家市隱園看梅已十五年矣今至金陵二載未遊茲園因記朱子价憶梅昨夜下西洲之句輒酬二詩并呈其尊人鴻臚用博一笑 其二 》 —— [ 明 ] 歐大任
- 《 春草亭爲謝錄事賦 》 —— [ 明 ] 歐大任
- 《 同方鴻臚允治集李臨淮惟寅宅 》 —— [ 明 ] 歐大任
- 《 答豫草五宗侯五首答宗良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