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劉子素

三十爲郎侍紫宸,名從二室鬥嶙峋。 過秦尚作燕門客,喻蜀初歸漢使臣。 浮弋月爲巴子雪,玄湖花似錦江春。 著書君已成鴻寶,白首何慚報主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宸(zǐ chén):古代帝王的宮殿,這裏指朝廷。
  • 二室:指中書省和門下省,古代中央政府的兩個重要機構。
  • 鬥嶙峋(dòu lín xún):形容山勢險峻,這裏比喻政治鬥爭的激烈。
  • 過秦:指經過秦地,這裏可能指經過陝西一帶。
  • 燕門客:指在燕地(今河北一帶)的門客,這裏可能指在北方邊疆的官員或幕僚。
  • 喻蜀:指比喻蜀地,這裏可能指蜀地的風土人情。
  • 漢使臣:指漢朝的使者,這裏可能指被派往蜀地的官員。
  • 浮弋月:指浮動的月光,這裏形容月光如雪。
  • 巴子雪:指蜀地的雪,巴子即巴蜀之地。
  • 玄湖花:指玄湖(可能指某個湖泊)邊的花。
  • 錦江春:指錦江(四川成都的一條河)的春天,這裏形容春天的美景。
  • 著書:指寫作書籍。
  • 鴻寶:指珍貴的書籍或知識。
  • 報主身:指報效君主的身體,即爲國家盡忠。

翻譯

三十歲時成爲侍奉朝廷的郎官,名聲在中書省和門下省之間激烈競爭。經過秦地,我曾是燕門的客卿,比喻蜀地,我初歸爲漢朝的使臣。浮動的月光如同巴蜀的雪,玄湖邊的花兒宛如錦江的春光。你已經寫成了珍貴的書籍,白髮蒼蒼,又何愧於報效君主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政治生涯中的經歷與感慨。詩中通過「紫宸」、「二室」等詞語展現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地位與名聲,而「過秦」、「燕門客」、「喻蜀」、「漢使臣」則反映了作者在不同地域的政治活動。後兩句以景抒情,通過「浮弋月」、「巴子雪」、「玄湖花」、「錦江春」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與對生活的感慨。最後兩句讚揚了朋友的成就,並表達了作者對報效國家的堅定信念。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