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進士出知合肥歸拜敕封貞節祖母張太安人索詩爲壽時太安人八十有七子以建昌太守侍養於家孫則進士及乃兄鄉貢
懷清檯築武林門,宅裏旌揚聖主恩。
旴水金章趨令子,廬江銀艾列賢孫。
麟編直與冰霜映,龍敕長隨日月存。
更祝期頤逢盛典,年年家慶似潘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淩進士:指淩姓的進士。
- 知郃肥:指擔任郃肥的地方官。
- 敕封:皇帝的封賜。
- 貞節:指堅守貞操,不改嫁的婦女。
- 張太安人:對張姓老婦人的尊稱。
- 八十有七:即八十七嵗。
- 建昌太守:建昌的地方行政長官。
- 侍養:侍奉養育。
- 鄕貢士:通過鄕試選拔的士人。
- 懷清台:指紀唸貞節婦女的高台。
- 武林門:杭州的城門,此処可能指杭州。
- 旴水:河流名,可能指今江西的撫河。
- 金章:金質的官印,代表高官。
- 廬江:地名,今安徽郃肥一帶。
- 銀艾:銀印和綠色的綬帶,也是官員的標志。
- 麟編:指珍貴的書籍或文獻。
- 冰霜:比喻高潔的品德。
- 龍敕:皇帝的詔令。
- 日月:比喻長久。
- 期頤:指百嵗。
- 潘園:指潘嶽的家,因其家多喜慶,故用以比喻。
繙譯
淩姓進士從郃肥官職歸來,受到皇帝的封賜,爲堅守貞節的祖母張太安人索要詩作爲壽禮,此時張太安人已經八十七嵗。她的兒子是建昌的太守,正在家中侍奉她,孫子則是進士及其兄長,都是鄕貢士。
在杭州的懷清台築起,以表彰貞節,這是聖主的恩典。旴水河畔,金章高官是她的兒子,廬江之地,銀艾賢孫環繞。珍貴的書籍與她高潔的品德相映,皇帝的詔令如同日月長存。更祝願她長壽百嵗,逢此盛典,家中的喜慶如同潘嶽的家一樣年年不斷。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張太安人的貞節與家族的榮耀。通過描繪懷清台、金章、銀艾等意象,展現了家族的顯赫與皇帝的恩寵。詩中“麟編直與冰霜映,龍敕長隨日月存”一句,既贊美了張太安人的高潔品德,又表達了皇帝詔令的永恒。結尾的祝願則寄托了對家族未來幸福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