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對紀事爲李又玄管建初賦

萬曆紀元今八年,天子聖學勤精一。 萬幾稍暇御武英,時爲陽月十三日。 公車門下宣畫師,中官貴人跑接膝。 小臣李玄管稚圭,次第諸生就班列。 同時待詔慶遭逢,有旨上方使給札。 咫尺彤帷伏作圖,天顏一笑首披閱。 綵毫氣勢似神助,山河草木蒙題拂。 已召主爵錄以官,俸視中書舍人秩。 嫋號白金更頒賜,殿前叩頭拜恩出。 二生逡巡謝薄技,一朝聲價遂無匹。 瀛州何羨閻立本,琅玕似勝蕭協律。 先朝戴進沈粲儔,往往詞臣爲稱述。 恭聞天子昔沖齡,平臺召相諮密勿。 六經朝夕延講官,帝鑑丹青感良弼。 二生供奉雖小臣,班伯讜言柳公筆。 虞箴輿誦古有之,願圖幽風寫無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曆紀元:指明朝萬曆年間,即公元1573年至1620年。
  • 精一:專心一意。
  • 萬幾:指皇帝處理的各種政務。
  • 陽月:農曆十月的別稱。
  • 公車:指官府的車輛,這裏指官府。
  • 中官:宦官。
  • 跑接膝:形容親近。
  • 待詔:等待皇帝的詔令。
  • 上方:指皇帝。
  • 彤帷:紅色的帷幕,指宮廷。
  • 綵毫:彩色的筆。
  • 題拂:題寫和拂拭,這裏指繪畫。
  • 主爵:主管爵位的官員。
  • 俸視:俸祿相當於。
  • 中書舍人:官名,負責起草詔令等。
  • 嫋號:輕柔的稱號。
  • 瀛州: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指仙境。
  • 閻立本:唐代著名畫家。
  • 琅玕:美玉。
  • 蕭協律:蕭何,漢初政治家,曾任協律都尉。
  • 戴進:明代畫家。
  • 沈粲:明代畫家。
  • 班伯:班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
  • 讜言:正直的言論。
  • 柳公筆:指柳公權的書法。
  • 虞箴:古代的一種文體。
  • 輿誦:民衆的議論。
  • 幽風:指《詩經》中的《幽風》篇。
  • 無逸:不貪圖安逸。

翻譯

萬曆年間已經過去了八年,天子專心學習,勤勉不懈。在處理政務的間隙,天子駕臨武英殿,那是在農曆十月十三日。官府宣佈畫師前來,宦官和貴族們親近地接待。小臣李玄和管稚圭,依次進入班列。他們幸運地等待皇帝的詔令,皇帝下旨讓他們在宮廷中作畫。他們近距離地伏在紅色帷幕下作畫,天子微笑着首先閱覽。他們的畫筆氣勢如神助,山河草木都得到了精心的描繪。皇帝召見主管爵位的官員,賜予他們相當於中書舍人的俸祿。輕柔的稱號和白金也一併頒賜,他們在殿前叩頭拜謝恩賜後離開。兩位畫師謙遜地感謝自己的技藝,一朝之間聲名鵲起,無人能匹敵。他們不羨慕仙境中的閻立本,他們的美玉似乎勝過了蕭協律。先朝的畫家戴進和沈粲,常常被詞臣們稱讚。聽說天子在幼年時,曾在平臺上召見宰相諮詢國事。六經是皇帝日常學習的教材,皇帝的畫像讓人感受到賢臣的輔佐。兩位畫師雖然是小臣,但他們的正直言論和柳公權的書法一樣值得稱道。古代有虞箴和民衆的議論,他們願意描繪《幽風》中的無逸精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萬曆年間,兩位畫師李玄和管稚圭在宮廷中作畫的場景。詩中通過豐富的細節,展現了天子的勤政和畫師的才華。詩人通過對畫師技藝的讚美,表達了對他們能夠得到天子賞識的羨慕和敬佩。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古代文化和賢臣輔佐的嚮往,以及對無逸精神的推崇。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藝術家的風采。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