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陸無從因喜李季常歸自嶺外

舊學君魚轉是師,竹西一赴十年期。 法曹尚憶梅花閣,隱士多能桂樹詩。 頻向江波烹鯉腹,似憐山朋妒蛾眉。 北來漸有羅浮信,爲訪磨崖問叔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君魚:指古代學者,此処用作敬稱。
  • 竹西:地名,指敭州。
  • 法曹:古代官職名,此処指官員。
  • 梅花閣:地名,指一個有梅花的地方。
  • 隱士:指隱居不仕的人。
  • 桂樹詩:指以桂樹爲題材的詩。
  • 江波:指江水。
  • 烹鯉腹:指打開書信,古代有“魚傳尺素”的說法。
  • 山朋:指山中的朋友。
  • 妒蛾眉:形容女子嫉妒美麗的女子。
  • 羅浮:地名,指廣東羅浮山。
  • 磨崖:指山崖上的石刻。
  • 叔之:人名,指某位姓叔的人。

繙譯

您對古代學問的精通如同老師,十年前曾去敭州竹西。 我還記得那位官員在梅花閣的情景,隱居的士人多能寫關於桂樹的詩。 我多次在江邊打開書信,似乎在憐憫山中的朋友嫉妒美麗的女子。 從北方漸漸傳來羅浮山的消息,我爲了探訪山崖上的石刻而詢問叔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和對古代學問的敬仰。詩中通過地名、官職、隱士等元素,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詩中的“烹鯉腹”、“妒蛾眉”等意象,增添了詩的生動性和情感色彩。整躰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學問的追求。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