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仲舉畢姻還吳江

卜婚京室鳳凰秋,歸向鬆陵擁絳騶。 脂轄暖風虔廟贄,機絲涼月獻功裘。 樂安經已傳麟士,內史名何減隱侯。 應念連枝相待日,綠楊紅杏曲江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卜婚:選擇婚姻。
  • 京室:京城。
  • 鳳凰秋:比喻美好的婚姻。
  • 鬆陵:地名,今江蘇吳江。
  • 絳騶:紅色的馬隊,指豪華的車隊。
  • 脂轄:指裝飾華麗的車輪。
  • 虔廟贄:虔誠地在廟中獻上禮物。
  • 機絲:織機上的絲線,這裏指織造。
  • 涼月:秋夜的月亮。
  • 獻功裘:獻上製作精良的皮衣。
  • 樂安:地名,今山東樂安。
  • 經已傳麟士:經典已經傳給了有才華的人。
  • 內史:官名,古代掌管文書的官員。
  • 隱侯:指隱居的高人。
  • 連枝:比喻兄弟。
  • 曲江頭:地名,指曲江池邊。

翻譯

在京城選擇了美好的婚姻,秋天時帶着豪華的車隊回到吳江。裝飾華麗的車輪在廟中虔誠地獻上禮物,秋夜的月亮下獻上製作精良的皮衣。經典已經傳給了有才華的人,內史的名聲不亞於隱居的高人。應該記得兄弟相聚的日子,在綠楊和紅杏環繞的曲江池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婚姻畫面,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語言,展現了婚禮的盛大和歸鄉的喜悅。詩中「鳳凰秋」、「絳騶」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婚禮的喜慶和歸鄉的壯觀場面。同時,通過「機絲涼月獻功裘」等句,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婚禮詩。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