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津城樓

高城秋氣已悲哉,一出金門驛路催。 天遠漁陽青燧斷,日斜滄海白雲來。 江南十郡荒何救,遼左諸軍戍不回。 百萬材官今扼險,胡琴羌笛未須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門:指京城的大門。
  • 漁陽:古代地名,今河北省一帶。
  • 青燧:古代邊防報警的烽火。
  • 滄海:指大海。
  • 江南十郡:指江南地區的十個郡縣。
  • 遼左:指遼東地區。
  • 材官:指武將。
  • 衚琴羌笛:泛指邊疆民族的樂器。

繙譯

高高的城樓上鞦氣已讓人感到悲涼,一走出京城的大門,驛路上的行程便催促著前行。天邊遙遠的漁陽地區烽火已斷,夕陽斜照下,大海之上白雲飄來。江南地區的十個郡縣荒蕪,如何救援?遼東地區的軍隊戍守不歸。百萬武將如今扼守險要之地,邊疆的樂器聲不必哀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高遠望時的所見所感。通過“高城鞦氣”、“金門驛路”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悲涼而緊迫的氛圍。詩中“天遠漁陽青燧斷”和“日斜滄海白雲來”兩句,既展現了邊疆的遙遠和甯靜,又隱含了對邊疆安危的關切。最後,“百萬材官今扼險,衚琴羌笛未須哀”則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危的堅定信心和對邊疆民族文化的包容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大事的深切關注和豪邁情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