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謁長陵十六韻

天門今再入,瞻憶十年曾。 日月翔龍地,鬆楸下馬陵。 帝功成靖難,祖德侍中興。 薊北嘉禾兆,燕州赤兔乘。 渡江屯虎豹,截海上鵾鵬。 風急青冥動,星高紫極升。 纂圖開禹服,佐命得堯朋。 臺古還招駿,田稀盡放鷹。 敕躬金作礪,納諫木從繩。 兵以犁庭出,威非絕幕矜。 禽胡銘始勒,嗣夏統先承。 清水銅符下,榆川玉幾馮。 隧城深結搆,華表突崚嶒。 萬國傳遺令,千官奉大烝。 玄宮河嶽氣,銀海雁鳧燈。 欲奏思文頌,抽毫愧未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陵:指明朝開國皇帝硃元璋的陵墓,位於南京。
  • :拜訪,特指對尊貴人物的拜訪。
  • 十六韻:指這首詩有十六個韻腳。
  • 翔龍地:比喻皇帝的居所或陵墓。
  • 松楸:指墓地上的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墓地。
  • 靖難:指明朝初年硃元璋平定各地叛亂,鞏固政權。
  • 薊北:指今天的北京一帶。
  • 燕州:指今天的河北一帶。
  • 鶤鵬:古代傳說中的大鳥,比喻巨大的力量或勢力。
  • 青冥:指天空。
  • 紫極:指帝王的宮殿。
  • 禹服:指古代中國的疆域。
  • 堯朋:指賢明的臣子。
  • 招駿:指招募賢才。
  • 放鷹:指打獵。
  • 金作礪:比喻君主自我磨礪,不斷進步。
  • 木從繩:比喻臣子直言進諫。
  • 犁庭:指平定邊疆。
  • 絕幕:指邊疆。
  • 禽衚:指征服外族。
  • 嗣夏:指繼承華夏的傳統。
  • 銅符:指皇帝的命令。
  • 玉幾:指皇帝的座位。
  • 隧城:指陵墓的地下宮殿。
  • 華表:指陵墓前的石柱。
  • 崚嶒:形容山勢高峻。
  • 玄宮:指陵墓的地下宮殿。
  • 河嶽氣:指山河的氣勢。
  • 銀海:指陵墓中的水池。
  • 雁鳧燈:指陵墓中的燈具。
  • 思文頌:指對先祖的贊美詩。

繙譯

再次來到長陵,心中感慨萬分,廻憶起十年前也曾來此瞻仰。這裡是皇帝的陵墓,象征著皇權的穩固。皇帝的功勣在於平定叛亂,祖輩的德行支持著國家的複興。在薊北和燕州,吉祥的征兆預示著國家的繁榮。渡過長江,駐紥著強大的軍隊,像鶤鵬一樣在海上截擊敵人。風急天高,星辰高懸,象征著國家的昌盛。繼承了古代的疆域,得到了賢臣的輔佐。古老的台地上,依然吸引著賢才,田野上,獵鷹自由飛翔。皇帝自我磨礪,接受臣子的直言進諫。軍隊出征平定邊疆,威名遠播。征服外族,繼承華夏的傳統。皇帝的命令下達,皇帝的座位穩固。陵墓的地下宮殿深邃,石柱高聳。萬國傳承著皇帝的遺令,千官奉行著祭祀。陵墓中的氣勢如山河,燈具如雁鳧。想要創作贊美詩,卻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長陵的再次瞻仰,表達了對明朝開國皇帝硃元璋的敬仰和對國家繁榮的祝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和比喻,如“翔龍地”、“松楸”、“鶤鵬”等,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國家的昌盛。同時,詩中也躰現了對賢臣的渴望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願景。整躰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古詩作品。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