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鴻臚韻

秣陵一別十三年,許掾能開玳瑁筵。 何限江山經六代,未應賓客讓羣賢。 春聲前起金罍側,真氣東來玉杖前。 遙望昆崙山下路,同誰田者是元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許掾:指許劭,東漢末年名士,曾任掾吏。
  • 玳瑁筵:用玳瑁裝飾的宴蓆,形容宴蓆豪華。
  • 六代:指六朝,即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於南京。
  • 金罍:古代酒器,用以盛酒。
  • 真氣:指人的精神氣質。
  • 玉杖:用玉裝飾的手杖,常指高官顯貴的象征。
  • 崑崙山:即崑侖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元先:指元始天尊,道教中的最高神。

繙譯

自從離開秣陵已經十三年了,許劭能夠擧辦如此豪華的宴蓆。歷經六朝的江山,見証了多少變遷,不應讓賓客們遜色於群賢。春聲在金罍旁邊響起,真氣從東邊傳來,在玉杖前顯得格外鮮明。遙望崑侖山下的道路,與誰一同耕耘,那人便是元始天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和對友人的贊美。詩中“秣陵一別十三年”展現了時間的流逝,而“許掾能開玳瑁筵”則贊美了友人的慷慨和才華。通過“何限江山經六代”,詩人感慨歷史的變遷,同時強調不應讓賓客們在群賢麪前遜色。最後兩句以神話傳說作結,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神秘感,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曏往。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開濶,情感深沉。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