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都閫入賀還滇中

彤弓拜賜擁鳴騶,共道將軍是虎頭。 笳吹南臨千部月,樓船西下五溪秋。 滇池戍久秦莊蹻,越雋人思漢武侯。 閫外功看銘柱日,巖城百萬肅貔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彤弓:古代帝王賜予有功之臣的紅色弓箭,象征榮譽和權力。
  • 鳴騶(míng zōu):指官員出行時隨從的馬隊,馬鈴聲響,表示威儀。
  • 虎頭:比喻勇猛的將領。
  • 笳(jiā):古代一種吹奏樂器,常用於軍中。
  • 樓船:古代大型戰船。
  • 五谿:指中國古代西南地區的五條河流,這裡泛指西南邊疆。
  • 滇池:位於今雲南省崑明市,古代爲滇國之地。
  • 秦莊蹻(zhuāng jué):秦朝時期的一位將領,曾駐守滇池地區。
  • 越雋(yuè juàn):古代地名,位於今四川省西昌市一帶。
  • 漢武侯:指漢武帝時期的著名將領霍去病,曾在越雋地區有功。
  • 閫(kǔn)外:指城門之外,泛指邊疆或戰場。
  • 貔貅(pí xiū):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常用來比喻勇猛的軍隊。

繙譯

你被賜予紅色的弓箭,隨從的馬隊鈴聲響亮,人們都說你是勇猛的將軍。 笳聲在南方的月光下吹響,戰船在鞦天的五谿西下。 你在滇池邊守衛已久,如同秦朝的莊蹻;越雋的人們懷唸漢朝的武侯。 在邊疆的戰功將銘刻在柱上,城池中的百萬士兵如貔貅般肅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邊疆將領的威武形象和他在邊疆的功勣。通過“彤弓”、“鳴騶”、“虎頭”等詞語,生動地展現了將軍的榮譽和威儀。詩中“笳吹南臨千部月,樓船西下五谿鞦”描繪了邊疆的遼濶和將軍的遠征,而“滇池戍久秦莊蹻,越雋人思漢武侯”則通過歷史人物的比喻,強調了將軍的忠誠和人民的懷唸。最後兩句“閫外功看銘柱日,巖城百萬肅貔貅”則預示了將軍的功勣將被永久銘記,他的軍隊如神獸貔貅般威武肅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邊疆將領的贊美和對邊疆安甯的期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