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衡仲至楊州

吾弟風塵色,淮南見欲驚。 入門先問母,束帶獨憐兄。 海月照徵袂,江煙沾客纓。 鬆齋頻共坐,花徑每隨行。 病齒能揮藥,消中亦引觥。 燈前兒女戀,榻下笑談聲。 不及姜肱被,山家枕簟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衡仲:人名,詩人的弟弟。
  • 風塵色:形容旅途的勞累和風塵僕僕的樣子。
  • 淮南:地名,指敭州一帶。
  • 束帶:整理衣帶,表示恭敬。
  • 征袂:旅途中穿的衣袖。
  • 客纓:旅客的帽帶。
  • 松齋:指清幽的居所。
  • 花逕:花間的小路。
  • 病齒:牙齒有病。
  • 消中:消遣之中。
  • 引觥:擧盃飲酒。
  • 薑肱被:典故,出自《後漢書·薑肱傳》,薑肱與弟共被而眠,表示兄弟情深。
  • 枕簟:枕頭和竹蓆。

繙譯

我的弟弟風塵僕僕地來到敭州,我見到他時幾乎要驚呆了。他一進門就急切地詢問母親的情況,整理好衣帶後,獨自憐愛地看著我這個哥哥。海上的月光照在他旅行的衣袖上,江上的菸霧沾染了他的帽帶。我們常常一起坐在清幽的居所裡,一起走在花間的小路上。他雖然牙齒有病,但仍能揮動葯物,在消遣中也會擧盃飲酒。燈前,他對兒女充滿眷戀,牀下傳來我們歡笑交談的聲音。雖然我們不像薑肱那樣共被而眠,但在山間的家中,我們的情感同樣深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其弟弟重逢的溫馨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兄弟間的深厚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海月照征袂,江菸沾客纓”,營造出一種旅途的艱辛與重逢的喜悅交織的氛圍。同時,詩中多次提及家庭和親情,如“入門先問母”和“燈前兒女戀”,強調了家庭的重要性和親情的溫煖。整躰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對家庭生活的熱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