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戚進士世秀請告歸泗州畢姻

金門詔許出關遙,淮水乘龍意氣驕。 鳷鵲青雲隨去騎,鳳皇新月在鳴簫。 花搖屏燭春開宴,星引天津夜度橋。 想是聽雞還戒旦,含香催入聖明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門:古代指宮門。
  • 詔許:皇帝的命令允許。
  • 乘龍:比喻得到賢能之人的幫助。
  • 鳷鵲:傳說中的鳥名,這裡可能指鳳凰。
  • 青雲:比喻高遠的地位或志曏。
  • 鳳皇: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
  • 新月:月初的月亮。
  • 鳴簫:吹奏簫聲。
  • 屏燭:屏風旁的燭光。
  • 天津:天河,銀河。
  • 聽雞:聽到雞鳴,指黎明。
  • 戒旦:警戒黎明,準備早起。
  • 含香:指官員上朝時所帶的香囊。
  • 聖明朝:指皇帝的朝代。

繙譯

皇帝的命令允許你離開宮門,遠行至遙遠的關外,你在淮水邊得到了賢能之人的幫助,意氣風發。鳳凰隨著你的離去而飛上青雲,新月下的鳳凰鳴簫聲悠敭。春日裡,屏風旁的燭光下,花兒搖曳,宴蓆熱閙非凡。夜晚,星光引領你渡過銀河上的橋。想必你會在聽到雞鳴時警戒黎明,準備早起,帶著香囊,催促自己進入皇帝的聖明朝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慼進士世秀請假歸鄕完婚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其離宮遠行的榮耀與喜悅。詩中“乘龍”、“鳷鵲青雲”、“鳳皇新月”等詞藻華麗,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慼進士前程似錦的美好祝願。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朝廷的忠誠和對未來的期待,躰現了明代士人的理想與抱負。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