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臥病答黃希尹約遊大明寺不赴

苜蓿齋中一病身,井桐葉墜報蕭晨。 枉期車馬攜尊酒,虛負煙霞笑角巾。 謝客能尋開社事,遠公還待折腰人。 秋風九曲西池約,爲掃隋家輦路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苜蓿(mù xù):一種植物,常用於飼料。
  • 齋中:指書房或居室。
  • 井桐:井邊的桐樹。
  • 蕭晨:淒涼的早晨。
  • 枉期:空等,白白期待。
  • 尊酒:美酒。
  • 煙霞:指山水景色。
  • 角巾:古代士人戴的一種頭巾。
  • 謝客:謝絕客人。
  • 開社事:指組織或參與社交活動。
  • 遠公:對黃希尹的尊稱。
  • 折腰人:指屈尊降貴的人。
  • 九曲:形容道路曲折。
  • 西池:地名,可能指某個具體的池塘或水域。
  • 輦路塵**:古代帝王車駕經過的道路上的塵土。

翻譯

我這病弱的身軀躺在苜蓿叢中的書房裏,井邊的桐樹葉落,預示着淒涼的早晨。 白白期待着你的車馬來訪,帶着美酒,卻只能辜負了那山水間的美景,自嘲地笑戴着角巾。 我謝絕了客人,不去參與開社的活動,而你這位尊貴的朋友還在等待着屈尊降貴的人。 秋風中,我記得我們曾有約在九曲的西池相見,我將爲你在隋家帝王車駕經過的道路上掃去塵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因病不能赴約的遺憾和對友人的思念。詩中通過「苜蓿齋中」、「井桐葉墜」等意象描繪了病中的孤寂與秋日的淒涼,而「枉期車馬」、「虛負煙霞」則流露出對友人未能到來的失望。末句「秋風九曲西池約,爲掃隋家輦路塵」則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期待,以及對友人的深厚情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