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光祿元易使邊因述其五載供事之榮輒得六首

張旃西去出榆關,蜀錦吳羅市馬還。 家有令公新納節,白頭應問賀蘭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旃(zhān):指張元易的旗幟,這裏代指張元易本人。
  • 榆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河北省秦皇島市,這裏泛指邊關。
  • 蜀錦吳羅:蜀地的錦緞和吳地的羅紗,這裏指珍貴的物品。
  • 令公:古代對高級官員的尊稱,這裏指張元易。
  • 納節:接受節度使的職務。
  • 賀蘭山: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這裏指邊疆地區。

翻譯

張元易帶着旗幟向西行,穿過榆關,用蜀錦和吳羅換取馬匹歸來。他的家中迎來了新的節度使職務,即使白髮蒼蒼,也應被問及邊疆的賀蘭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張元易出使邊疆的情景,通過「張旃西去」和「蜀錦吳羅市馬還」展現了他的使命和歸來時的榮耀。詩中「家有令公新納節」一句,既表達了對張元易的尊敬,也暗示了他的新職務。最後「白頭應問賀蘭山」則寄寓了對邊疆安寧的期望和對張元易的祝福,整體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邊疆使者的敬意和對和平的嚮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