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馬用昭還閩中四首

劇辛樂毅已塵埃,突兀昭王百尺臺。 多少涓人求駿馬,黃金能不待君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劇辛樂毅:指戰國時期的兩位著名將領劇辛和樂毅,這裡代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 塵埃:比喻過去的事物已經消逝,成爲歷史。
  • 突兀:高聳的樣子。
  • 昭王:指戰國時期的燕昭王,他爲了招攬人才,建造了百尺高的黃金台。
  • 涓人:古代指宮廷中的小官吏,這裡指尋求良馬的人。
  • 駿馬:良馬,好馬。
  • 黃金:這裡指燕昭王用來招攬人才的黃金。

繙譯

歷史上的英雄劇辛和樂毅已經成爲過去,高聳的昭王百尺台依然屹立。有多少小官吏在尋找良馬,黃金不需要等你來就能得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廻顧,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英雄時代的懷唸和對現實世界的感慨。詩中“劇辛樂毅已塵埃”一句,既是對歷史的緬懷,也是對現實的感慨,暗示了英雄時代的消逝和現實的無奈。而“突兀昭王百尺台”則通過昭王招賢納士的典故,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望和對歷史的尊重。最後兩句“多少涓人求駿馬,黃金能不待君來”則通過對比,突出了現實的殘酷和人才的難得,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和現實的感慨。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