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上行

蒲生無定根,夙昔在澗湄。 雨露一沾潤,移植金銀池。 賤妾初事君,自許黃髮期。 昔如春花鮮,今似秋草萎。 繁華自零落,膏澤不復施。 寒暑一何速,盛衰難自持。 讒言豈必深,君恩寧中移。 棄置固其理,妾心常依依。 嘅彼白華人,辛苦今獨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夙昔:從前,往昔。
  • 澗湄:山澗的邊緣。
  • 黃發期:指老年時期,因老年人頭發變黃而得名。
  • (kǎi):歎息。

繙譯

蒲草生長沒有固定的根,從前在山澗的邊緣。一旦得到雨露的滋潤,就被移植到金銀裝飾的池塘。我最初侍奉君王時,自以爲可以共度晚年。曾經像春天的花朵一樣鮮豔,如今卻像鞦天的草一樣枯萎。繁華自然凋零,恩澤不再施予。寒暑變化多麽迅速,盛衰難以自控。讒言未必深重,君恩難道會中途改變?被拋棄固然是常理,但我的心始終依戀不捨。歎息那些白發的宮人,辛苦衹有自己知道。

賞析

這首詩通過蒲草的比喻,描繪了一個宮女從青春到衰老的命運變遷。詩中,“春花”與“鞦草”的對比,生動地展現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宮女的內心獨白,透露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不確定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於命運無法掌控的無奈和對君恩易變的感慨。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