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及灌花複用前韻呈川北同寅二首

· 蘇葵
大瓢吸酒勝荷筒,醉倚花陰日未終。 世路每憐蕉鹿夢,人情偏慨馬牛風。 愁隨蔓草□難歇,目送徵鴻去不窮。 閒繞芳塘漫尋句,水光清漾晚霞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荷筒:荷葉做的筒,用來飲酒,爲古代文人雅士喜愛的飲酒器具之一。「筒」讀音爲「tǒng」。

世路:人生道路;社會經歷。

蕉鹿夢:典出《列子·周穆王》,說一個人把在野外打死的鹿藏起來,用蕉葉覆蓋,後來卻忘記藏鹿的地方,以爲是一場夢。後用以比喻把真實的事情看作夢幻。

人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情誼。

馬牛風:表示毫不相干的事情。

蔓草:蔓生的草。

徵鴻:遠飛的大雁。

翻譯

用大瓢舀酒喝勝過用荷筒飲酒,醉意朦朧地倚靠在花叢陰涼處,太陽還未西下。人生道路上常常憐惜那些如蕉鹿夢般虛幻的事物,人情方面偏偏感慨那些毫不相干的事情。憂愁如同蔓生的野草難以停歇,目光追隨着遠去的大雁沒有盡頭。悠閒地繞着芳香的池塘漫步尋覓詩句,水光清澈盪漾,晚霞映紅了天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飲酒賞花時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詩中通過「大瓢吸酒」「醉倚花陰」等描寫,展現出詩人閒適自在的狀態。然而,在這種閒適之中,詩人又流露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世路每憐蕉鹿夢,人情偏慨馬牛風」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虛幻和人情冷暖的認識。「愁隨蔓草□難歇,目送徵鴻去不窮」則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對遠方的嚮往。最後,詩人以「閒繞芳塘漫尋句,水光清漾晚霞紅」結尾,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詩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將詩人的複雜心情與自然景色相結合,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