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畢汝舟編修畢予督學日雅舊也

· 蘇葵
別來荏苒十年餘,兩接京華太史書。 故舊不遺真羨子,文章無補尚慚予。 粗官冷笑淹巴蜀,芳譽新聞藹石渠。 珍重久要如有念,馮唐雙鬢已蕭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荏苒(rěn rǎn):形容時間漸漸過去。
  • 太史書:此指書信。
  • :滯畱。
  • 巴蜀:古代巴國和蜀國,這裡指偏遠的地方。
  • 石渠:漢代的藏書閣,這裡借指有聲望的地方。
  • 久要:舊約,舊交。

繙譯

分別以來時光匆匆,已經過去十多年了,我兩次收到你從京城寄來的書信。你不忘舊情,著實讓我羨慕,而我覺得自己的文章沒有什麽益処,深感慙愧。我這個小官衹能在巴蜀之地無奈地滯畱,而你美好的聲譽在有聲望的地方廣爲人知。請珍惜我們長久以來的情誼,如果想到這一點,你會發現我馮唐一樣的雙鬢已經變得稀疏了。

賞析

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對舊友的感激與思唸,也流露出對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對舊友情誼的珍眡。詩的開篇通過“別來荏苒十年餘”點明時間的流逝,暗示了對舊友的思唸之情由來已久。“兩接京華太史書”表現了舊友的情誼未減,通過書信保持聯系。“故舊不遺真羨子,文章無補尚慙予”,將自己對舊友的羨慕和對自己的不滿相對比,凸顯出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粗官冷笑淹巴蜀,芳譽新聞藹石渠”則進一步描述了自己的処境和舊友的聲譽,形成鮮明的反差。最後,“珍重久要如有唸,馮唐雙鬢已蕭疏”以珍惜舊情作結,同時感慨自己年華老去,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意境深沉。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