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鴳(yàn):一種小鳥。
- 蓬蒿(péng hāo):蓬草和蒿草,泛指草叢。
- 饒(ráo):寬恕,這裏可理解爲給予、賜予。
- 掬(jū):兩手捧(東西)。
- 等閒(děng xián):平常,普通。
翻譯
像鴳雀一樣在蓬蒿之間也能自我安然,尋常的水澤對於大鵬來說卻難以施展。 萬物的大小粗細從一開始就已註定,宇宙賜予我如同雙手一捧那樣的寬廣胸懷。 談論伯侯、談論帝王,既不是讚揚也不是批評,不像董狐直筆也不像韓愈作論。 平常探尋那薰風的意旨,它是笑那些爲了官帽而欣喜的人,也笑那些爲了掛冠而去歸隱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開篇,通過鴳雀與大鵬的對比,暗示了人們在不同環境中的不同境遇和選擇。接着表達了宇宙賦予個體的一種寬廣和包容,強調了一種豁達的心態。後面提到對伯侯、帝王的談論,體現了作者對世事的一種客觀看法,不盲目讚揚或批評,也不刻意模仿他人的風格。最後,以薰風的意旨來嘲笑那些過於在乎官帽得失的人,反映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超脫態度。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蘊含着作者對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
蘇葵的其他作品
- 《 和陳正郎學之鄉友見寄 》 —— [ 明 ] 蘇葵
- 《 予從兄鐵峯長予二歲服在小功親如同氣己未歲得年五十有二卒於家時予在江西官舍初不知其終也其子兆麟一夕夢之 》 —— [ 明 ] 蘇葵
- 《 用韻答王安陸太守二首 》 —— [ 明 ] 蘇葵
- 《 挽程太夫人學士克勤母也 》 —— [ 明 ] 蘇葵
- 《 過瞿塘 》 —— [ 明 ] 蘇葵
- 《 順慶行臺試士 》 —— [ 明 ] 蘇葵
- 《 題劉都憲登庸次第卷十首泮水春融 》 —— [ 明 ] 蘇葵
- 《 九日飲冰玉堂和韻十首 》 —— [ 明 ] 蘇葵